2月7日至10日,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以与时俱进加强围棋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地方围棋协会改革为主题在山西调研。
从晋城一路北上,经临汾到太原,先后在丹朱岭、丹河、棋子山、临汾博物馆、尧庙、陶寺遗址、山西体育博物馆、山西省体育中心等地考察,围绕尧都文化、丹朱文化、箕子文化与围棋起源、发展、传播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与山西省体育主管部门、围棋协会和有关地方政府、围棋组织,达成了新的共识,对进一步推进山西围棋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应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之约,在“三晋体育大讲堂”做了题为《从国家视角看山西围棋》的讲演,山西省体育局和全省围棋协会系统200余人到会听讲。
林建超等在丹朱岭实地调研
自古以来,围绕围棋的起源、发展,在山西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构成了中国围棋史上的经典篇章。“尧造围棋,教子丹朱”是围棋起源的主流说法。现在,对“尧都平阳”的真实性、丹朱封地究竟在何处、箕子是否是最早的围棋远播者的研究,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7日下午,林建超一行在河南新乡下火车后,驱车三个小时赶到山西晋城,在晋城围棋协会的配合下,在多方搜集方志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了本次调研。
林建超来到丹河调研
现有古籍中,提及围棋发明人的史源出处,主要的计6种52处,其中51处均为尧造围棋。由战国赵国史官所作《世本·作篇》最早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在中华古代文化体系中,尧造围棋居于围棋起源说的主导地位。《太平御览》引《尚书》佚文说:“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丹朱。”《竹书纪年》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由此看来,“丹水”就是丹朱的封地。“丹水”在何处?学界有多种看法。
8日上午,林建超一行冒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来到位于高平市和长子县之间的丹朱岭。《尚书·禹贡》载:“尧分天下为九州,长子属冀州。”这是长子最早见于史籍的记载。唐《十道图》云:“丹朱城,尧长子丹朱所筑,在今(长子)县西。”清光绪八年《长子县志》记载:“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众多资料认为长子就是丹朱的封地。《高平县志》记载:“丹朱岭,接长子县界,以尧封长子丹朱得名”。
在丹朱岭下,什善村的老支书在严寒中,给林建超展示了三种当地古老棋类,其中一种有类小型围棋盘。随后,考察组来到丹河。丹河,黄河北岸支流沁河的支流,古称源泽水、泫水、丹水等。发源于丹朱岭,主要支流有巴公河、塔水河、白水河、石盆河等。除了丹朱岭和丹河外,长子县还有“丹朱城”“丹朱陵”“尧庙山”“尧神沟”“陶唐村”等地名,可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尧、丹朱与长子县的关系。此次调研丰富了对丹朱文化新的认识。
林建超在棋子山调研
离开丹河,林建超率考察组来到陵川县棋子山。棋子山又称谋棋山。棋子山上中国围棋晋城博物馆内展示的《陵川县志》记载:“谋棋山邑东四十里峰崇岭峻,大石宫小石黑白分明如围子,相传为神仙谋棋处,因此得名。”踏雪登山来到箕子洞。箕子洞洞深约10米,高4米左右,洞内岩石上有一处似围棋棋盘线条的痕迹,并有像围棋棋子印上去的凹痕,相传是箕子推演天文、占卦卜筮、谋棋消闲之所。
箕子是商末贵族,在周灭商之后率领一批遗民远赴朝鲜半岛,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箕子为朝鲜侯。箕子在周武王在位的第十三年回来朝周,并以《洪范》回答了周武王的问政。之后箕子再回到朝鲜,以周武王所封朝鲜为国号,建立了政权,这就是“箕氏朝鲜”。箕子这一去、一回、再去,带去了中华文化习俗,“教民以礼仪,田蚕织作。”箕子在去朝鲜半岛前曾居住在棋子山,如果真的会下围棋,那么他很可能是最早把围棋传播到朝鲜半岛的人。在与陵川县领导、县围棋协会领导座谈时,林建超肯定了近年来晋城把围棋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建设全国围棋之乡、举办全国业余大赛等做法,建议把箕子文化、箕子是否是围棋远播者作为晋城围棋博物馆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林建超与当地围棋协会同仁一起调研
箕子洞洞顶
8日晚,林建超等人来到临汾市。当晚即与临汾市宣传部副部长陈海平、文化局局长董凤妮、围棋协会会长杨根记等人举行座谈。会上播放的临汾围棋纪录片中展现了一块刻在临汾市西南棋盘山山石上的13×14路棋盘,风化较为严重。棋盘旁边还有三个疑似拴马用的插桩石洞。棋盘往西七、八十米处,有几道深深的车撤印。当地传说,这就是尧与丹朱对弈的棋盘。如果能通过考古手段确定此石刻棋盘的年代,或许能给围棋起源、发展和形制的研究带来突破。
棋盘山上的石刻棋盘
9日上午,考察组先后参观了临汾博物馆和尧庙,丰厚的尧文化和丰富的馆藏让人兴奋。中午,考察组驱车来到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考古认定,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在遗址发掘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世界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官方管理的手工业区等,还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图案,已断定为文字而非象形符号,其中一个字确定为“文”,另一个字考古专家们有“尧”“易”两种解释。2015年6月18日,中国社科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国新办举办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尧都的确定让尧成为信史,为“尧造围棋”之说提供了必备条件之一。
林建超等在尧庙前合影
林建超等人站在复建的测日影观象台上(遗迹已经保护后封存),凛冽寒风中眺望远处的群山,感受先民的智慧。《史记》明确记载,尧组织人观察天象,准确掌握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主要节令的区分,并制定了最早的历法。东汉班固在《弈旨》中运用阴阳、天文、地则等概念,论述了围棋棋盘、棋子的数字特征和内涵,与宇宙天文之数存在特殊的、内在的关联。《敦煌棋经》则揭示了围棋与周天度数关系的。从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来看,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具备了发明围棋的条件,也就是说,在43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创造围棋是完全有可能的。
林建超等在陶寺观影台遗址考察
据临汾宣传部人员介绍,陶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主持人、考古队领队、中科院研究员何努认为,四百多公里外的神木石峁人很可能来过陶寺,打败并统治过陶寺人,陶寺人被统治过程中曾经集体反抗……目前尚没有关于石峁人的任何记载和传说。林建超曾在今年6月到过石峁遗址,见到了几十个类似唐代围棋子的陶制器物。如果石峁人真的跟陶寺人有关联,那么这些类棋子和尧造围棋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陶制器物
10日上午,林建超在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的陪同下考察了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和山西省体育中心,并向博物馆赠送《围棋与国家》丛书,赵晓春为林建超颁发了捐赠证书。下午,林建超在山西省体育局会议室做了题为《从国家视角看山西围棋》的讲座,山西省体育局、围棋协会的200多名干部职工到场听讲。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围棋为什么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围棋文化在山西的起源、发展为什么值得关注;为什么说山西围棋改革实践体现了国家围棋改革的实质要求。听众们被精彩内容所吸引,听得津津有味。一名来自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的老师发出这样的听课感想:“林主席认真准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围棋的方方面面及山西围棋的来龙去脉,逻辑思维缜密,讲解系统。”会后,听众纷纷请林建超签名、合影。
林建超做了题为《从国家视角看山西围棋》的讲座
整个调研过程中,林建超与山西省围棋协会主席郭志强、常务副主席周杰以及晋城市、临汾市文化体育部门、围棋协会的领导充分沟通,了解山西各地围棋发展情况、围棋协会改革情况,对山西的围棋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调研表明,山西省围棋协会覆盖率相当高,晋城的6个区县、临汾的17个区县全部建立了围棋协会。山西省围棋联赛已经举办了整整20届,各地级市都有自己特色的围棋赛事,包括举办职业名家邀请赛、承办各类职业赛事、尧王杯等业余赛事。厚植棋源根脉、传承围棋文化的晋城围棋协会已基本被确立为全国先进典型围棋组织之一;继晋城之后,临汾也正在申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林建超主席在与赵晓春局长以及各地主管领导深入交谈后认为,山西围棋改革实践体现了国家围棋改革的实质要求,这体现在:协会实体化改革实现了与体育主管部门的有机融合、衔接;围棋组织建设率先实现了全部地级协会、部分地区的县级协会全覆盖,抓出了全国性的先进典型;围棋竞赛形成了有本省特点的赛事体系,基本实现了地级市特色赛事全覆盖;围棋文化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骨干力量;围棋普及做到了“底盘放低、重心下降”。林建超和赵晓春决定,中国围棋协会和山西省体育局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更好地在山西发掘、整理、展示围棋文化,推进省内各地围棋改革,为发展围棋文化、推广普及围棋、围棋申遗做贡献。
林建超与赵晓春